手足口病是怎么导致的

手足口病流行季又到了,很多家长不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引起的,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。

       一、什么是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,由肠道病毒引起,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,初始症状为低热、食欲减退、全身不适,并伴有咽痛等症状,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。后期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。

二、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

手足口病起病急,发热,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,大小如米粒,疼痛极为明显。手掌、脚掌、臀部或膝盖也可能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。部分宝宝还可能出现咳嗽、流鼻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疼等症状,一般需一至两周才能痊愈。

三、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

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也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播,还可通过口腔感染的方式传播。另外,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能经口感染,并且常常导致流行。门诊交叉感染和未严格消毒口腔器械也可能造成传播。

综上所述,相信大家对手足口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。温馨提示,并非曾经患过手足口病就不会再次感染。因此,每年为宝宝接种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