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五食疗养出好气色的方法

气血不足如何调理?女性只有养于内,才能美于外。一旦身体内部出了问题,就会导致气血不顺、阴阳失调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脸色越来越难看!中医认为,养颜要“养于内、美于外”,意思是,若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不顺、精气不足、阴阳失调,肤色就容易暗沉,易产生色斑及皮肤浮肿松弛。那么你知道气血不足如何调理吗?今天小编推荐大家5款食疗助你调理出好气色,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【难看脸色一】惨白或萎黄

病因:血虚

如果你的肤色是属于惨白或萎黄的,大多属于血虚。这类女性平常会觉得很容易疲倦、头晕,有时也会有心悸。

自察:观察舌头,会发现舌苔比较薄、白,而且也可以发现平时的经血颜色比较淡、稀。

调理:

如果有这种情况,可以从补血下手,市场上很容易买到的四物产品就很有帮助。不过要注意其中的“地黄”要选择熟地黄才能补血并让血产生热能,同时也可以加上黄芪或人参帮忙行气。经常吃红烧鳗也有不错的效果。

【推荐食谱】

补血四物汤

材料:鸡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桂皮

做法:

1. 将处理好的鸡洗净,放入开水中烫一分钟取出

2. 用无纺布袋包好桂枝

3. 锅中重新加入冷水,放入鸡、当归、川芎、熟地、白芍、枸杞、桂枝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两个小时即可

提示:

1. 如果怀孕,则不要放桂枝

2. 入最好在月经前后喝

3. 如果不喜欢太浓的中药味道,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适当的时候取出药材

4. 喝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加少许盐调味。

【难看脸色二】暗沉

病因:肾气不足

皮肤暗沉通常都是因为肾气不足引起的,导致阴液亏损,所以要补肾气帮助黑色素代谢,让肤质更粉嫩。

自察:肾气不足通常是因为太过疲累所致。你会觉得疲惫劳累、胃口不好。

调理:

中医认为“劳伤肾气”,肾气先天不足要补肾,后天的问题则要健脾来补气。常用的补肾食物包括黑芝麻糊、桂圆等,药材中的何首乌最常见。若有脾气虚问题者也可加党参、黄芪,而陈皮也是不错的理气药材。

【推荐食谱】

附片归杞炖羊肉

材料:净羊肉1千克,龟肉500克,熟附片30克,枸杞20克,当归15克,姜丝和料酒各10克,猪油200克,精盐5克,味精2克。

做法:

1. 将龟肉、羊肉洗净,放入沸水锅内烫一下,捞出后用冷水洗净,切成小块,待用。

2. 将熟附片、枸杞、当归用温水浸软,用凉水洗净,待用。

3. 将炖锅刷洗净,置于火上,放入龟肉、羊肉、熟附片、枸杞、当归,加盖,旺火烧开,烹入料酒、精盐、姜丝。

4. 文火炖3~4小时,加味精调味,离火,即可供食用。

功效:滋补养肾。

【难看脸色三】脸色铁青

病因:宫寒

宫寒的人肤色其实算是白的,也是因为缺乏血气,而使得肌肤白得不好看。

自察:这类型的女性通常是因为平常吃太多冰冷食物,或是夏天喜欢待在冷气房等而引起所谓的宫寒体质,由于火气不足,因此容易怕冷及痛经。

调理:

必须温经散寒,改善虚寒体质后肤色红润后自然衬出皮肤的白皙。可以使用肉桂(桂枝)、柎子、乌头、细辛等草药材来清火。简单的食疗则可饮用热的生姜红糖水,利用艾叶熏脐也具有温经散寒的效果,可以改善气色。

【推荐食谱】

宫廷暖宫羹

这道食谱可以温暖下身的元阳之气,是清代后宫嫔妃每月必食的药膳。

材料:鹿茸粉0.5克,冬虫夏草1根,鸡蛋1枚,食盐少许。

做法:一起隔水蒸成蛋羹即可食用。

功效:长期食用可以调理子宫的寒气,比服药效果更好。

当归羊肉汤

材料:当归、党参各15克,黄芪30克,生姜10克,羊肉500克。羊肉切片,各药用纱布包扎,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烂熟。饮汤吃肉。

功效:以参、芪补气,羊肉补血,当归补血活血、止痛,生姜温中健胃。

【难看脸色四】肤色不均

病因:阴血不足

皮肤如果粗糙,脸色就会不均匀而斑斑点点,这类型通常是因为阴血不足,内有燥火引发的皮肤易长赘物。想要美白就得从滋阴及清内热做起。

自察:引起阴虚通常是因为熬夜引起阴虚火旺。这类型也很容易失眠,火旺则容易引起牙龈浮肿,精神常有焦虑及便秘、口干及眼睛酸涩。

调理:

最好多用薄荷、荷叶及鱼腥草等草药材清火,绿豆和仙草也是很好的清内热食物。食物方面建议多吃猪肉或鸭肉来补肾阴。

【推荐食谱】

山药炒木耳

原料:山药1段,水发木耳5朵,蒜2瓣,盐、鸡精、油少许。

做法:

1. 山药去皮、洗净,切片备用;水发木耳洗净,摘小朵备用;把蒜剁碎成末。

2. 烧开一锅水,将山药片放入焯30秒后捞出备用。

3. 热锅倒油,放入蒜末爆香后加入焯好的山药片炒半分钟,再加入木耳一起炒熟,加盐、鸡精调味即可。

功效:养阴美颜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