煲汤选什么肉比较好

老火靓汤是老广的至爱,不同季节、不同人群皆有不同要求。日常饮食,多选用排骨、鸡、乌鸡、猪蹄、猪肺等搭配不同药材、食材来煲汤。

这些肉类煲汤有什么区别呢?

猪瘦肉,老少咸宜

一般情况下,我们多选择瘦猪肉来煲汤,老少皆宜。
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认为,猪肉“强肌肉,补肾液,充胃汁,滋肝阴,润肌肤”。猪肉味甘咸微寒,补肾益胃、滋阴润燥、益气养血,适合病后恢复、气阴不足、消瘦羸弱、血虚津燥的人食用。

当我们无法判断自己的体质来添加药材时,可以考虑清炖瘦肉汁。清炖瘦肉汁的颜色清亮、气味清香。

取2~3两(约100~150克)瘦猪肉(或猪腱肉),切成小粒状或绞成肉碎,放入炖盅,加入2~3片生姜,用文火炖煮1~1.5小时,加入食盐调味即可。

以形补形,内脏少吃

中医古老的理论有“以形补形”的说法,所以我们平时在秋季或咳嗽时间较长的时候可以选择猪肺煲汤,胃脘不适时选择猪肚,骨折、筋骨不利时选择猪蹄等。

猪肺性味甘平,能补肺、止咳、止血,适用于肺虚咳嗽的食疗方,也可以加入百合、南北杏、菜干等食材来润肺益肺。

猪肚性味甘温,能补虚损、健脾胃,对脾虚食少的人尤其适宜,民间也常添加砂仁、白果、陈皮,或莲子、芡实、淮山,或猴头菇,或石斛、沙参等或温补或平补,以益脾胃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猪肺和猪肚属于内脏,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较高,不宜长期食用,特别是肥胖、高脂血症、心血管疾病等患者。

猪蹄肥腻,不宜多吃

猪蹄味甘平,能补气血、润肤、通乳,广州人常在产后吃“猪脚姜”,哺乳的妇女喝猪蹄汤,以通乳、增加乳汁。

猪蹄含有蹄筋、猪皮等丰富的胶原蛋白,是骨折、筋伤等患者青睐的食材之一;爱美人士也常通过它来增加胶原蛋白的补充,从而增加皮肤弹性。

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也认为,猪蹄比猪肉更有补益作用。但猪蹄本身就是一种高脂肪食物,煲出来的汤也比较肥腻,所以选择猪蹄来煲汤需要慎重。

另外,虽然胶原蛋白丰富的食物有助于美容,但并不是进食后直接到达皮肤产生美容效果,反而可能因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。

补血生肌,可选牛肉

除了猪肉,牛肉和鸡肉也是常用的煲汤材料。

牛肉分为黄牛肉和水牛肉。黄牛肉性温,水牛肉性凉,均可补脾胃、益气血、强筋骨,特别适合脾虚食少、形体瘦弱、贫血等人食用。

牛肉所含的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肌肉生长,且富含铁,因此想要增加肌肉或改善贫血症状的人可以多选用牛肉、牛腱等,加入红枣、枸杞、党参等药材,或使用红萝卜、莲藕等食材煲汤。

牛肚也可以用来煲汤,功效与猪肚相似,但可能更具嚼劲。

营养不良,可选禽类

鸡肉是非常方便取得的食材,性味甘温,对于营养不良、食欲不佳、病后虚弱等人来说,是煲汤的好选择。

鸡肉有温中补气、补精填髓的作用。女性可能更适合用补肝益肾、补气养血的乌鸡来调理身体。

建议先把鸡皮及可见脂肪去掉,再加入药材、食材来煲汤。

如果体质特别虚弱,可以考虑选择鸽子或鹌鹑,有俗语“一鸽胜九鸡”和“鹌鹑补五脏”,且鸽子和鹌鹑的蛋白质含量比前面提到的肉类更高,容易被吸收,而脂肪含量较低,是不错的选择。

在干燥的秋冬季节,我们可以选择补气益阴的白鸭肉来煲汤。此外,鸭肉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,对于慢性肾炎和水肿的人也适合。例如,萝卜枸杞鸭肉汤、沙参玉竹老鸭汤等都是适合秋冬季节的汤品。

鸭肉和鸡肉相似,也有较厚的脂肪层,所以建议在烹饪前将脂肪去除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