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受寒四养生方

古代中医基础理论著作《阴阳大论》中说道:春季气候温和,夏季气候炎热,秋季气候清凉,冬季气候冰寒,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。人的养生也需要顺应这一变化规律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。

行气养生的功法包括:举手跺地、干搓全身、托脚摇摆、托腰摇腰。

主治症状和疾病有:发热背痛、感冒头痛、下肢发冷、腹部寒冷。

冬天寒邪引起的感冒

冬季气候严寒,万物蛰伏,人的养生也需要注意好好储存阴精,以免被寒邪所伤。如果此时感受到寒邪,就会出现伤寒。四季的邪气都会伤害人体导致疾病,但是被寒邪伤害是最严重的,因为寒邪是肃杀毒力的邪气。

伤寒病是由于感受了风寒邪气,病邪从皮毛侵入,与正气相互搏斗,导致荣卫不和,也就是疏散和收敛之气失去平衡,运行不畅。感受风寒邪气一到两天的时候,邪气滞留在孔窍和皮肤之间,因此病人会出现头痛、怕冷、腰背僵硬沉重等症状。这是因为邪气仍停留在人体表面,尚未深入内部,通过洗澡出汗就可以康复。

当受到风邪影响三天以上时,邪气上升到身体的上部,充满胸腔,就会出现头痛、胸部胀满不舒服的症状。如果受到风寒五天以上的影响,邪气已经深入脏器,会出现腹部胀满、疼痛、身体沉重、肩颈僵硬等症状。

全年都会发生的流行性感冒

时行病是指全年都可能发生的,即使在春季,气候本应温暖却出现寒冷;在夏季,气候本应炎热却出现凉爽;在秋季,气候本应凉爽却出现炎热;在冬季,气候本应寒冷却出现温暖。这些都不是当令季节应有的气候,都会导致人们生病。因此,在一年中,无论是年长还是年轻的病人,发病症状都很类似,这是由时行之气导致的疾病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说:“对于可引发疾病的风邪,要能及时避免。”

从立春开始,既没有突然来袭的严寒天气,也没有冰天雪地的气候,但人们却出现持续不退的高热症状。这是由于冬季感受寒邪,邪气潜藏在肌肉中,到了阳气生发的春季就会表现为温病。春分到秋分期间,天气本应温暖却突然变得非常寒冷,人们因为感受到不适时的寒邪而患上病症,这被称为时行寒疫,也称为时行伤寒。这是由于感受到立春之后突然到来的寒邪而引起的疾病,而不是人们过度接触寒邪导致的。

如果在三、四月份突然出现大寒天气,此时阳气仍然薄弱,如果被寒邪所伤,发热症状就会较轻;但是到了五、六月阳气旺盛的时候,如果再被寒邪所伤,发热就会非常严重;而到了七、八月阳气衰弱时,如果被寒邪所伤,发热就会相对较轻。

养生方法

1、在全身出汗后,进入冰冷的河水中洗澡,可能会导致骨痹。

2、经常憋尿不解,在膝部可能会导致寒冷,引发痹病。

3、全身出汗时,脱掉身体一侧的衣物,可能会导致半身不遂。

4、经常穿着湿湿的衣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生疮,大小便不通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