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中洗衣粉你懂用吗

我们平常都使用洗衣粉来清洁衣服,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然而,我们在使用洗衣粉时需要注意哪些健康细节呢?让我们来辨析以下七个问题,正确了解洗衣粉的使用方法!

1、加香型洗衣粉不太好

辨析:正确

当我们购买洗涤用品时,除了洗净效果之外,很多人还会考虑香味的吸引力。然而,大多数香味来自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,其中95%来自煤油,如苯和醛。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癌症,引起生殖障碍,并常常引发过敏性皮肤炎。

2、手洗衣物不需要用洗衣粉

辨析:正确

长时间直接接触碱性洗衣粉会损坏皮肤表面的弱酸环境,而这个环境可以阻止细菌滋生。过量的接触碱性洗衣粉可能导致皮肤瘙痒、过敏性皮肤炎甚至色素沉积。因此,手洗衣物时最好使用肥皂。

3、洗衣粉不能多用于其他用途

辨析:错误

有些人常常把洗衣粉当作万能清洁剂,不仅用来洗衣服,还用来擦洗家具和地板,认为它具有去污、消毒和杀菌的功效。然而,这样做可能导致洗衣粉进入人体。专家提醒,即使进入体内的洗衣粉数量非常微小,也可能引起中毒。你还敢多用洗衣粉吗?

4、多功能洗衣粉并不意味着更好

辨析:错误

许多洗衣粉广告宣称添加了某些新配方,具有更多更强的洗涤效果。这些配方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、助洗剂和酶等,旨在实现易溶、清洁、柔化、起泡和去除衣物静电的效果。然而,添加更多物质并不一定对我们的健康有益。

常用的助洗剂会对人体肝脏造成伤害;表面活性剂很早就被发现会破坏皮肤角质层,导致皮肤粗糙,并且现在被视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;强力洗衣粉中的碱性物质会对水质产生影响,并损害人体细胞膜以及构造蛋白的变性;增白洗衣粉中含有的有机氯和荧光剂是有毒物质,在体内容易积存,对健康造成危害。

5、洗衣粉和消毒液不是最佳搭档

辨析:错误

许多主妇在洗衣服时为了除菌习惯加入一些消毒液,甚至有人同时放入洗衣粉和消毒液。然而,这样做不仅不能杀菌,还对人体健康有害。

消毒液是含有氯的酚类消毒剂,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同样会造成伤害。而洗衣粉中含有表面活性剂,混合使用会导致各自的功能减弱。此外,如果将含氯的消毒液与含酸的洗衣粉混用,会产生氯气。当氯气浓度过高时,会刺激眼睛、鼻子、喉咙等器官,严重时甚至影响心肺功能,危及生命。

因此,正确的洗涤方法是:在洗衣机的一桶水中加入3 ~ 5滴消毒液,或者将水稀释成1% ~ 5%的消毒溶液,将衣服和被单浸泡30 ~ 60分钟,然后使用洗衣粉正常洗涤。

6、洗衣粉也有保质期

辨析:正确

普通洗衣粉在正确存放环境下一般可以保存两年,而添加了特殊成分的洗衣粉使用期限可能不到两年。存放洗衣粉时,最好放在带盖的塑料瓶或罐子中,这样既可以防止洗衣粉吸湿结块,也可以防止香味挥发,减少人们吸入更多的合成香精。

7、热水洗衣服并不意味着更干净

辨析:错误

我们经常进行漂洗的目的是让水充分浸透衣物,水中溶解的污物可以消散,从而减少洗衣剂的使用量,增加洗净效果。

洗衣服时,水温不是越高越好。因为我们通常使用含酶的洗衣粉,其中包含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。碱性蛋白酶用于分解蛋白质类污物,如汗渍和血渍;碱性脂肪酶主要用于去除油污。这两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相关,最适宜的温度约为40℃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酶的活性。

此外,高温会引起蛋白质变性。蛋白质变性的显著特征是凝固和流动性降低,就像煮熟的鸡蛋凝固一样。衣物上的蛋白质污物也会发生变性。因此,如果洗衣时水温过高,蛋白质会凝固在纤维上,更难清洗掉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