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了解,目前我国约有800万人患有癫痫。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,治疗癫痫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,但使用药物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。
【误区一】对药物心存恐惧
患者对服用抗癫痫药物存在困惑和恐惧,担心药物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,如肝肾功能损伤和智力低下,因此拒绝服药治疗。
分析:目前的抗癫痫药物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,但只要患者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地使用这些药物,副作用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和解决的。相反,如果不用药治疗,任由癫痫发作,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,导致智力水平下降,使患者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。
【误区二】认为剂量越大控制效果越好
很多患者希望尽快控制癫痫发作,因此开始时就过量或过快地增加药物剂量,导致副作用的发生率增加。
分析:对于苯妥英钠、卡马西平、妥泰、拉莫三嗪等药物,初始剂量应该从小剂量开始,不能过快增加剂量。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缓慢增加剂量,争取用最小的剂量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。
【误区三】停药只要不再发作即可
一个孕妇发现自己怀孕后因担心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,擅自停用药物,导致癫痫发作加重,频率增加,进而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窒息,最终流产。
分析:癫痫患者停药有严格的指征,只有癫痫发作完全控制3-5年,脑电图基本正常,才有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停药,而且停药过程要缓慢,至少半年以上。然而,很多患者,尤其是症状性癫痫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,不适合停药。
【误区四】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效果更好
一个患者同时服用了6种抗癫痫药物,结果出现神情呆滞,全身浮肿,癫痫发作加重。
分析:对于初次治疗的癫痫患者来说,单药治疗是正确和首选的方法。单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小、患者依从性好和药物间无相互作用等优点。只有在先后尝试多种单一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,才考虑添加其他药物联合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