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熬制中药药效才能完全出来

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,说的就是中药的苦涩。相对于西药,中药的见效可能会比较缓慢,但是相对而言,它也减少了很多副作用。因此,很多慢性疾病患者都会选择服用中药来调理身体。然而,一般中药都需要自行煎煮,而熬制中药的方法也非常重要,因为它会直接影响药效。那么,具体的中药熬制方法是什么呢?

1、熬药前

通常情况下,中药材在煎煮前不需要清洗。但如果是带有泥沙的草药,可以选择用清水快速漂洗,但切勿过度浸泡,以免药物中的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。此外,在煎煮中药前,最好用凉水浸泡药材约30分钟,这样能够让药物中的水溶性成分保留在汤水中,同时也能增加药汤的浓度。

2、熬药时

煎煮中药时,水的用量不宜过多,只需浸过药材表面2-3cm即可。对于一些花草类药物来说,由于这类药物的吸水性较强,建议在浸泡半小时后再及时补充凉水至标准水位,然后再煮煮。针对大多数中药,开始时应使用大火,等到水沸腾后再放慢火候慢慢煮。然而,对于治疗外感的中药材而言,在煮沸后,建议继续用大火煮沸15分钟,以使药汤更浓郁。对于一般中药材,头煎时间控制在20-25分钟;二次煎煮时间在15-20分钟。而滋补类中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,头煎时间在30-40分钟左右;二次煎煮时间在25-30分钟左右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般中药最多可以煎煮两次,否则反复煎煮会使药物有效成分大大降低。

3、熬药后

熬好中药后要趁热立即过滤,不要长时间保留在锅中,因为对于富含胶质的药液来说,很容易产生凝胶,这样就难以完全过滤了。这不仅会直接影响药效,还容易导致药液酸败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