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喝粥的材料有哪些

喝粥是我国的传统养生方法之一,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健康饮食方法。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,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可谓是最幸福的事情了。喝粥有很多好处,包括补充水分、保护肠胃,还能帮助减肥和控制三高。但是你知道怎样喝粥才更健康吗?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
喝粥的三大好处

首先,粥能帮助补充水分,不仅适合南方汗流浃背的夏天,也适合北方干燥的秋冬。煮大米饭时,米水比例通常是1:1.2~1.5,而煮大米粥时,通常米水比为1:8~10,水分含量高达90%甚至更高。粥中的水分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慢,在人体停留的时间较长。因此,在干燥的冬天,常喝粥汤有利于补充水分,避免口干舌燥的感觉。

其次,粥能帮助控制膳食热量,有利于控制体重。粥的体积大而能量密度低,一碗米饭通常可以煮出4碗粥甚至更多。水分不含能量,所以粥的能量比米饭低。相同重量的大米饭含有超过100千卡的能量,而100克稠粥只有30千卡左右。因此,对于要减肥的人来说,喝杂粮豆粥可以在不感到饥饿、不减少营养摄入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主食中的能量,轻松减肥。

喝粥的第三个好处是对肠胃比较好。特别是在肠胃功能低下、或者出现肠道感染、腹泻等情况时,医生通常推荐喝粥,因为粥容易消化,与其他主食相比具有较大优势。即使没有胃肠疾病,如果摄入了过多的油腻食物和高蛋白食物,人也会感到身体疲惫、食欲不振,这时喝两餐粥就能让胃肠暂时休息一下。

然而,粥并不等于白米粥。尽管白米粥容易消化,但营养价值较低。对于糖尿病患者和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,白粥会导致血糖迅速上升,胰岛素水平迅速上升,然后血糖水平迅速下降,反而会加重饥饿感。因此,对于这些人来说,可以使用杂粮豆类来煮粥,充分利用其能量密度低的优势,避免消化过快和营养价值低的缺点。

喝粥能帮助人们实现主食多样化。尽管杂粮豆类营养价值很高,但由于没有经过精制处理,质地比较硬,很多人觉得咀嚼起来比较困难;而煮成粥后,杂粮豆类质地变得柔软,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。

轻松煮好杂粮豆粥

如果有电压力锅,煮杂粮豆粥就很简单了。把各种材料放入锅中,加上相当于原料重量6~10倍的水,盖上锅盖,按下“八宝粥”或“煮粥”按钮,然后等待程序结束,压力回到常压后,即可打开锅盖享用。具有“杂粮粥”功能的电饭煲也可以做到类似效果,只是烹调时间略长一些。电炖锅也很简单,可以选择小火慢炖两三个小时,然后保温就好。

如果没有这些烹饪工具,稍微麻烦一点,因为豆子、莲子、燕麦粒、糙米等食材需要提前浸泡一段时间。一般来说,豆子需要提前浸泡8~12个小时,杂粮只需浸泡2~4个小时。将各种食材放入容器中,加水覆盖食材,放入冰箱中浸泡一夜即可(放在冰箱中浸泡食材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细菌超标)。

不同人群喝不同的粥

经常有读者问:我放了十几种食材在粥锅里,它们真的适合我吗?会不会有什么互相冲突的地方呢?实际上,各种粮食之间并无冲突之处,但它们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与某个人的具体情况是否适合,是值得考虑的。

消化不良的人少吃豆粥

身体虚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容易出现胃胀、胀气等情况,因此宜少用或不用黄豆、黑豆、绿豆等食材,因为它们消化起来较为困难,且容易产生气体。其他杂豆在杂粮粥的原料中的比例不应超过三分之一。如果腹泻或便溏,应多使用对肠道刺激较小的糯米、大黄米、小米、山药、莲子等容易消化的食材。为了简便,将各种食材放在容器中,加水淹过食材,放入冰箱中浸泡一夜即可(将食材放入冰箱中浸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细菌超标),这样煮熟的杂粮豆类会更柔软,更容易消化。

高糖高脂适合喝谷豆混合粥

对于糖尿病患者和高血脂患者来说,杂粮豆粥则相反。为了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反应,必须使用超过一半的杂豆原料,包括红小豆、绿豆、芸豆、豌豆、蚕豆、鹰嘴豆、小扁豆等,因为它们与相同含量淀粉相比,其餐后血糖反应特别低,一般在30以下。花生、芝麻、莲子、百合等也是低血糖反应食材。不要加入糯米、白米、大黄米、糯小米等血糖反应过高的食材,少加枣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,更不要加糖。可以添加燕麦和大麦来增加黏稠感,因为它们富含对控制血脂和血糖有益的β-葡聚糖,血糖反应较低。

研究数据表明,单独食用大米粥时,血糖指数较高,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更适合喝加入豆类的谷豆混合粥。

减肥者喝粥时粥不宜太软烂

减肥者和患有三高的人需要粥具有一定的咀嚼口感,这样才会有更低的血糖反应和更强的饱腹感。可以适当缩短豆子的浸泡时间,杂粮则可以不浸泡,让粥的口感保持一定的嚼劲,不要过于软烂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