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心得

有些家长在孩子跑步时总是担心孩子会跌倒或受伤,于是一看到孩子在跑就会立刻喊:“别跑!小心摔倒!”之类的话。

这时,孩子往往会不情愿地停下来,或者违反大人的意愿而跑得更快。这是因为学龄前的孩子具有“逆反”心理,越是大人不允许或反对的,他们越想去做,总是想通过亲身经历去实践一番。因此,大人无需强迫孩子停止自己的行动,可以教给他们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,让他们在运动中掌握一定的跑步技能,增强体质。

那么,如何指导孩子在跑步时学会自我保护呢?

1.要求孩子跑步时注意安全,不要在马路边或人多的地方跑。跑步时要向前看,注意突然出现的车辆。人多的地方也不宜跑步,以免发生碰撞。应该避开土堆、碎石子、沙滩等地,以免跌伤。

2.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。大人可以和孩子谈谈人类的生理结构和特点,教给他们一些卫生常识和跑步的技巧,逐步让他们学会避让和躲闪。还可以教孩子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,告诉他们不要张大嘴呼吸的危害。

3.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跑步速度和时间。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时间概念相对较差,所以大人可以先带着孩子一起跑,并让他们掌握跑步的速度。当速度控制适当后,可以用跑步的距离来计算时间,例如用同样的速度跑3分钟,大概是几圈。当孩子掌握了跑步的速度和时间,就能在以后的跑步中避免呼吸困难等问题,这也是对孩子最有效的自我保护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