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男性健身五计划

冬季正在逐渐远去,我们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季节。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憩,我们需要在春季好好利用时间锻炼身体。如果在春季不锻炼,就会导致整年都没有精神。因为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春天的健身计划需要认真策划。

第一方,运动前要热身

春季的体育锻炼一定要讲究科学性。

在开始正式锻炼之前,最基本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做好。

冬季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寒冷,还有肌肉的僵硬。在冬季,身体的各个器官,包括内脏和肌肉的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。骨骼和韧带也会变得僵硬。贸然地弯腰身体、高踢脚尖甚至是扭腰跳绳都容易引发运动损伤。特别是在进行剧烈运动前,热身运动非常重要,它可以预防肌肉和骨骼受伤。

第二方,要在室外运动

春季护肝很重要,中医告诉我们,中医有五行理论,而春季属于五行中的木。人体五脏中的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对应五行,所以肝也属于木。与大自然接触、享受春季和暖阳光的好处对于改善肝脏功能和全身心健康非常重要。因此,春季运动首选室外。

中医认为,春天的阳气在树林、江河和湖边的空气中特别旺盛。这些地方富含负氧离子,对人体有止咳、消除疲劳、调节神经、降压和镇静等功效。选择室外运动地点可以改善呼吸、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状态。这样做,你会感觉精力更充沛,即使是遇到了让人烦恼的春困也不再是问题。

第三方,时间和天气很重要

清晨出门时,空气中弥漫着雾气,你会看到一个老人并不在意地在大马路旁伸展身体,距离他不远就有飞驰的车流和围观的人们流露出惊讶的眼神。这种“高难度”的锻炼方式,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下去,更不用说对于已经年迈的老年人来说。

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误解:每天上午锻炼是最好的时间。然而,众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,傍晚是一天中最适合进行室外运动的时间。研究表明,一天内人体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,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要比早上低20%左右,血液黏度降低6%。早上锻炼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心脏病发等问题,而下午和晚上这种风险要小得多。傍晚时,人体已经经历了大部分活动,对运动的反应最好,吸氧量也最大,运动效果更加明显。

上午因为处于两餐之间,进餐后,血液会集中在消化道以帮助消化和吸收。运动会使血液流向四肢,阻碍肠胃的消化功能。长时间持续下去,就会引发消化疾病。身体较弱的人可能还会出现餐后低血压并引发昏厥等症状,所以这个时候进行锻炼并不适合。所以,我们应当安排在傍晚进行锻炼来避免这些问题。

专家认为,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。根据相关调查,2003年广州市的环境空气中,二氧化硫、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比2002年分别上升了1.7%、5.9%和20.7%,雾气弥漫时空气质量明显下降。雾中含有大量的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。当人在锻炼时,随着运动量的增加,呼吸的加深加速。这意味着大量的有害物质会进入体内。雾气中的致病因素会让锻炼变成一种无形的杀手。

第四方,刚出汗就够了

如果天气较凉,应该等身体微微发热后才减衣服,让身体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中。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在春天的气候中,有比脱衣服更保险的方式。

人们常常认为出汗越多,运动效果越好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,出汗确实会有很好的锻炼效果。但春季的气温相较夏季还是偏凉,出汗过多会使毛孔扩张,凉湿之气乘机侵入体内,容易感冒。这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呼吸道疾病。

中医认为,汗液与心脏和血液有密切的关系。一定量的汗液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,但如果汗液排泄过多,就会带走体内一些宝贵的微量元素,这会伤害心脏,耗去阳气。

因此,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,适当出汗即可。锻炼结束后,要立即擦干汗液,换上干净的衣物,以防感冒。如果已经感冒,就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,应该多休息,等感冒痊愈后再参加锻炼。只要能坚持每次30分钟,每周3次,或者每天两次,每次15分钟进行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爬山、跳绳、慢跑、户外健身操等,都是很好的春季运动方式。

第五方,锻炼后需要进行“冷身”

热身和锻炼前一样,锻炼后也需要进行“冷身”。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,如果没有进行一些缓慢简单的运动,血液不能自动适应身体的变化,血压会突然下降,心脏供血不足,甚至导致昏厥和休克。进行约5分钟的慢走就可以有效缓解疲劳。只有当脉搏降至每分钟120次以下时,你的“冷身运动”才可以结束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