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晨喝水的讲究
1.早晨怎么喝水
人体所需水分大部分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,补水的同时也需要适量补充电解质。医学专家表示,口渴才喝水是不科学的,口渴时就说明体内已经轻微失水。
饭前饭后不要大量饮水,过量摄取水分会影响消化。此外,饭前或饭后也不要马上喝水,最好是在饭前或饭后0.5~1小时内饮水。其实,人体在睡眠期间也会丢失水分及电解质,白天应该补充足够的水分,睡觉前也要饮用约1/4杯水。
2.早晨喝什么水好
①早晨最好喝温开水
很多人早起会喝一杯水,尤其是夏天,夜间流失水分多,早晨起来口渴难耐。那么,早晨喝什么样的水最合适呢?早晨最好喝温开水,而且应该是新烧开之后凉凉的温开水,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。原因一是这个温度接近人体温度,感受会非常舒服;其次,新烧开水凉凉到40摄氏度左右时,水中水分子的活力最强,穿透力最强,因此最容易被人体吸收。
但早晨喝凉白开不是很好的选择。烧开的水彻底凉凉了,水分子就易失去活性,一部分水分子会聚集在一起,有的会降低活力,有的会完全失活。此时再去饮用,喝下去的不是“活水”而是“死水”,不容易被人体吸收,不符合人体在清晨迅速补水的要求。
②早晨可以喝蜂蜜水
除了温开水,还有很多人喜欢在早起时喝点“有味道”的水。蜂蜜水、淡茶水、柠檬水和淡盐水都是常见的选择。喝蜂蜜水有一定的道理,尤其是对部分老人来说,早晨喝蜂蜜水可能更加合适。蜂蜜水有通便润肠和暖胃的功效。但是冲泡蜂蜜水一定要用温水,不可以用凉水或开水,而且一杯温水只需加入一小勺蜂蜜即可。一旦用开水冲泡,蜂蜜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就有可能被破坏。如果用凉水冲泡,对胃肠没有好处。
③老人早晨喝淡茶水比较好
很多老人,尤其是喜欢喝茶的老人,早晨喝一杯淡茶水似乎也很享受。喝淡茶水没有什么问题,但一定要注意“淡”。如果是喝浓茶,在空腹的情况下,老人有可能出现心率波动。对于对茶碱敏感的人来说,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甚至心律不齐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过量的茶碱进入体内会导致钙质流失,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进程。
早晨喝水的讲究
3.早晨白开水倒出后4小时内饮用
白开水在空气中暴露4小时以上就不属于适宜饮用的水了。因为4个小时是水分子活力得以有效保存的最长时限。超过4个小时,水分子的活力开始明显降低。
4.早晨喝多少水
一般而言,成人每天需要补充2500毫升的水分,其中一日三餐中约有1000毫升的水分,体内氧化过程会产生约300毫升水,其余的1200毫升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。因此,早晨喝300毫升水是最佳的选择。
早晨喝水的5个好处
1.补充水分
人体在夜晚睡觉时从尿液、皮肤和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,早晨起床后人体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。一个晚上人体流失的水分约为450毫升,晨起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。
2.预防便秘
清晨起床后饮水还能刺激胃肠的蠕动,湿润肠道,软化大便,促进大便的排泄,预防便秘。
3.清洁肠胃
早上起床后胃肠已经排空,这时喝水可以洗涤清洁肠胃,稀释胃酸,减少胃的刺激,使胃肠保持最佳状态。
4.提神醒脑
起床后喝水会被肠黏膜快速吸收进入血液,有效增加血容量,稀释血液,降低血液浓度,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,还能快速使大脑恢复清醒状态。
5.美容养颜
早上起床后补水,可以迅速将水分输送至全身,有助于血液循环,帮助体内排出毒素,滋润肌肤,使皮肤水嫩有光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