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养生建议

秋季养生六要诀

1、避免忧愁

中医理论认为,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,忧愁容易伤害肺部。相反,肺部虚弱,身体的抵抗力下降,也容易产生忧愁的情绪。因此,秋天保持内心平静舒畅,避免消极的思维和伤感的情绪非常重要。即使遇到令人伤感的事情,也应主动寻求排解,以避免不必要的负面情绪。同时,还应尽量保持冷静的心态,以适应秋天的宁静气息。

2、保持喉咙湿润

秋季气候干燥,人们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感。《道藏·玉轴经》提出,“真液养真阴”,意思是教导人们要保持喉咙湿润。具体方法是在口中搅动舌头,刺激唾液的产生,然后分成三次咽下,并有意识地送入丹田。

3、滋养肺部

秋天的饮食要注重滋养肺部。《饮膳正要》中提到:“秋气燥,宜吃些柔润滋养的食物,禁止喝冷饮。”可以适量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白萝卜、蜂蜜、柚子、菠萝、乳制品等柔润的食物,以增强胃部功能和口腔湿润。此外,百合、秋梨等食物也有滋养肺部的效果。

4、选择酸味食物

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中提到:“肺主秋……肺需要收敛,应该多吃酸味食物来收敛,而辛味食物则会泻肺。”酸味可以收敛肺气,而辛味则有发散泻肺的作用。秋天宜收敛而不宜发散,因此应该尽量减少食用辣椒、姜等辛辣食物,而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。

5、适应秋天的寒冷

秋天初到时,仍有些热度未散,早晚温差大,天气变化无常。即使在同一地区,也可能出现“一天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”的情况。因此,在这个时候不宜立即增加衣物。秋天微寒的刺激可以提高大脑的兴奋性,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,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,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冬季。当然,保持适当的穿着是很重要的,而具体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。年长者和孩子要特别注意保暖。

6、适度增加营养

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没有太大的胃口,但在立秋之后,虽然天气依然炎热,但人们没有黏腻不适的感觉,所以会想要吃些好的食物来补充夏季的损耗。因此,有“贴秋膘”的说法。在这个时候,炖肉是最常见的食物。然而,现代人的饮食热量普遍偏高,而且很多人的体重已经超标,所以贴秋膘要适度,不宜过度进食。特别是要少食用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食物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