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雨季节如何养生,衣食住行全攻略

梅雨季节如何养生?又到了梅雨季节,此时是疾病多发的时节,不注意养生容易生病,所以需要注意保健身体。接下来从"衣食住行"等方面为您介绍梅雨季节养生的要点。

1、保持家居衣物干燥

梅雨期湿度大,真菌活动频繁,容易导致皮肤及各个部位的癣病扩散。运动或出汗后应立即沐浴、更衣,保持干爽。应避免穿紧身牛仔裤或紧身裤,尽量选择棉质内衣。涉水、淋雨、出汗后要及时擦干身体并更换湿衣物。

一定要注意保持家居衣物的通风干燥,常洗常换衣物。如果衣物没有阳光照射,可以使用烘干机或吹风机等工具来干衣。可以使用樟脑丸、防霉饼、竹炭、木炭制品等防潮除湿产品,降低衣橱和鞋子内部的湿度。

在梅雨天还要注意保持鞋子干爽,如果有多双鞋子,可以交替穿着,保持鞋子的通风透气。即使天气炎热,也要记得晚上睡觉时铺上小毯子,盖上薄被,以免受凉。出门前先关掉空调,打开窗户适应室外温度,然后再换上薄衣物出门。

2、预防食物霉变

梅雨天气湿热,容易导致食物发霉变质。霉变食物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。一般的清洗、烧煮等方法无法清除霉菌毒素,即使煮熟也可能导致中毒。因此,一旦发现食物的外观或味道异常,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丢弃。

梅雨季节如何预防食物霉变呢?首先要保持食物的干燥保存。干货如香菇、木耳、笋干等必须密封保存,避免受潮,如果条件允许,可以在容器内放置干燥剂。粮食制品如米、面等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,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霉菌产生毒素的量。对于易腐变质的食物如蛋糕、牛奶、肉类、蛋类等,应及时冷藏。在低温下,霉菌的繁殖速度会减慢。在0℃-4℃的冷藏条件下,肉类食品可以保存20天。

尽量少食用变质米饭和变质的蔬菜,建议一旦发现食用霉变食物引起中毒,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,并尽可能保留样品,以供专业人员参考。

3、保持室内通风

不要以为梅雨季节就要天天关着门窗,不透一点风。事实上,空气不流通还会导致螨虫滋生。每天根据情况开关门窗,在有风的情况下适当开启,保持室内通风。

可以使用空调进行短时间的抽湿,但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,以免空气新鲜度降低。可以在局部使用吸湿盒,如放在壁柜、衣柜、鞋柜内。及时清除家具表面的灰尘,并适当放置一些干燥剂来保持干燥。在适当的时候,让家电进入待机状态,排除机体内的潮气。

专家提醒:梅雨季节不宜用水或潮湿的拖把来清洁地面。如果地板不慎被雨水打湿,应及时用棉布把水吸干,切勿使用电热器来烘干或在阳光下暴晒。

4、准备防晒用品

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,防晒都是必须的。即使在不断下雨的季节,也应注意做好防晒工作。

在白天出门前准备好防晒用品,例如阳伞、帽子、墨镜等。在午间避免在阳光下运动,以免中暑。外出时随身携带稍微咸一点的水或绿茶,适量补充水分,有助于缓解疲劳。晚餐后进行休闲娱乐活动,可以慢走散步。

与晴天相比,梅雨季节的防晒指数不需要太高,只要日常防护即可。但在选择防晒产品时,要注意质地选择,由于气温高、湿度大,最好选择流动性较好的水乳状防晒乳。过于厚重的产品会让肌肤不透气,并容易堵塞毛孔。

5、注意平时多锻炼

梅雨时节气压较低,人体血液中的氧含量相对较低,体质较差的人会感到有些压抑。因此,在梅雨季节要适当锻炼。

锻炼后会感到精神清爽、精力充沛。尽管近期经常下雨,早晚锻炼不方便,但只要重视并养成习惯,就无论在何地都有锻炼的机会。例如,早上上班时,在离目的地几个站的地方下车,然后步行到办公室;不乘坐电梯,选择走楼梯;少骑车、少开车,多走路;在家里认真做几十个俯卧撑;在办公室工作片刻后起身走动。

关于锻炼的时间,不必过早开始,可以选择在傍晚进行锻炼。阴雨天气不适合户外运动。

6、心情拒绝梅雨天

潮湿的雨天容易使人情绪低落。研究表明,当空气湿度高于70%时,人容易感到疲倦,情绪会变得烦躁不安、易怒。再加上阴雨天气,人们的户外活动受限制,更容易陷入沮丧情绪中。因此,梅雨季节的天气容易诱发抑郁、烦躁的情绪,导致事故增多。

如何保持"阳光心态"?建议经常晒晒太阳,即使不愿出门也可以在家多做运动,刺激中枢神经使其兴奋,从而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。当感到心情烦躁时,可以与朋友、亲戚聊天,缓解压力。

此外,还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,减轻工作压力,多吃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多喝绿茶和白开水,尽量早睡早起。容易失眠的人可以尝试睡前喝半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;嗅闻苹果、橙子、柚子、薄荷的香味有助于疏解郁闷、提神健脑。

7、注意劳逸结合

要注意劳逸结合,过度疲劳会导致湿邪乘虚而入。夏季昼长夜短,再加上忙碌的职场人士晚上加班导致睡眠不足,因此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。

适当午休,即使在办公桌上小睡片刻,不仅可以补充睡眠,还能提高下午工作效率。对于那些因客观条件无法午休的女性来说,要保证充足的晚间睡眠。

晚上大约11点左右上床睡觉,最迟不要超过12点,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,不要频繁打乱作息规律。

8、饮食祛湿是关键

多吃清淡的食物,如利水祛湿类食物:黄豆、绿豆、金针菜、冬瓜等;清热祛暑类食物:西瓜、丝瓜、黄瓜、芹菜、苋菜等;清热利湿的食物:茭白、竹笋、荸荠等;健脾利湿的食物:蚕豆、赤豆、青鱼、鲫鱼、鲢鱼、扁鱼等。

在这样的季节,可以采用食疗的方式进行祛湿,比如多吃一些薏米粥;可以用黑豆、赤豆、绿豆自制"三豆汤",黑豆补肾益精,赤豆利尿消肿,绿豆清热解暑,三豆一起使用可以起到清热、解暑、利湿的作用。

儿童应少吃油腻及甜食,尤其要限制冷饮的摄入量,特别是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不宜立即食用。对于喜欢喝冰啤酒的人来说,要适度喝,并控制饮量,最好的夏日饮品当属白开水和淡茶水。

9、雷雨天避免使用电子产品

如果遇到室外雷电交加的情况,应立即寻找避雷场所,例如装有避雷针的、钢架的混凝土建筑物。同时,不要使用手机、MP3等电子产品,特别是不要发短信。

室内也要注意防雷,避免接触水,远离门窗,不使用电话,不戴耳机听音乐。为了保护家电,最好拔掉插头。

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,应尽量降低自己与地面接触的面积,可以蹲下,减少跨步带来的危险;将手放在膝盖上,身体向前弯曲,不要躺在地上或者坑里,此时穿着雨衣可以起到防雷作用。

全部分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