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练太极祛病防衰老 四十式太极拳的治病原理

四十式太极拳治疗慢性病

太极拳是一种结合了中医经络学说的运动形式,适合男女老少。近年来,科学研究证实太极拳对治疗慢性病有显著效果。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,康复运动的选择应以有氧代谢运动为原则,避免静力性力量练习和憋气练习。适合高血压康复的运动种类包括气功、太极拳、医疗体操、步行、健身跑、有氧舞蹈、游泳、球类运动、垂钓等。

武当太极拳的动作柔和,能够放松肌肉,增加活动幅度,有助于降低血压。在练完一套简化武当太极拳后,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可下降1.3~2.7kPa (10-20mmHg),长期练习武当太极拳的老年人的静息收缩压平均比同龄人低2.7kPa。在打太极拳时,最重要的是保持肌肉松弛,从而引起血管放松,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。此外,在打太极拳时要集中精神、保持宁静的心境,这有助于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紧张、激动和神经敏感等症状。专家推荐中老年人多练太极拳,可以增强心肺耐力、下肢肌力,甚至减少药物的使用。

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的武当太极拳健身研究发现,经过持续练习太极拳后,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增加了,而且武当太极拳运动对心肺耐力的保护效果更好。除了维持心肺耐力,太极拳还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柔软度和降低体脂率。研究还发现,练习太极拳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血压5-10mmHg,对于轻度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。此外,中度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量也可以减少20%。

慢性病患者练拳注意事项

一是锻炼时间:

太极拳最佳锻炼时间是日出之后,锻炼前最好能排空大小便,喝一些饮料,但千万不要吃饱。老年人上午10点左右适合锻炼。

二是锻炼场所:

不宜在煤烟弥漫、空气污浊的庭院进行健身锻炼,选择向阳、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。如果在室内进行锻炼,要注意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练习时,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。

三是运动强度:

应根据自身状况调整运动量,选择适当的姿势,量力而行。在锻炼过程中逐渐适应,不要急于求成,避免出现头晕目眩、心跳气促等现象,影响正常呼吸。另外,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,如伸展、弯腰和下蹲等,以防扭伤或碰伤。

四是不要带病锻炼:

正在咯血或出血的患者不适合练太极拳。冬季练习太极拳时如果出现心绞痛,应立即停止锻炼,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,如疼痛无缓解应及时就医。运动结束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,应稍作休息后,少量多次地饮水。喝一些淡盐水有助于保持水盐平衡,喝些糖水、果汁有助于补充能量,促进身体恢复。

结语:综上所述,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运动,对身体有许多益处。现在不仅年轻人,很多中老年人也喜欢打太极拳,它可以缓解精神紧张,舒缓大脑。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骨质健康,延年益寿。

全部分类